党建领航聚智赋能 协同育人共探新径

——勇毅前行辅导员创新工作室开展“党建引领 实践赋能”专题研讨会

发布者:刘红发布时间:2025-07-10浏览次数:10


 



近日,勇毅前行辅导员创新工作室在学工处和学院党总支的指导下,于学生“一站式”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召开“党建引领 实践赋能”专题研讨会。工作室全体成员、学生实践项目团队代表,以及校团委书记杜文娟、数字财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、副院长刘晓艳齐聚一堂,特邀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欢欢副教授作主题分享。会议围绕“三全育人”与“实践赋能”展开深度研讨,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。

李欢欢以“党建引领下的思政实践育人与大学生创新项目培育”为主题作专题分享。她结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科研实践,提出“党建为魂、实践为桥、竞赛为媒”的育人理念,详细阐释了“三位一体”实践模式:通过教师党支部定方向、大学生团支部抓执行、辅导员促转化的协同机制,将党建内核融入乡村振兴、红色文化传承等实践主题。例如,在“乡村振兴中的红色基因传承”项目中,教师党员指导学生开展田间调研与助农实践,并将成果转化为省级大创项目申报,形成“党建引领-实践育人-项目孵化”的闭环链条。李欢欢强调,实践项目设计需从“小切口”切入实现“大价值”,申报书撰写应突出逻辑闭环、数据支撑与创新亮点。


研讨会上,杜文娟与刘晓艳针对学院实践项目展开“靶向式”指导。杜文娟指出,部分项目存在“实践成果转化不足”问题,建议团队强化跨学科协作,例如结合专业特色开发红色文创产品,并通过校团委“挑战杯”“互联网+”等竞赛平台提升项目影响力。刘晓艳则从学院人才培养定位出发,突出党建元素融入,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财商志愿服务,既锻炼专业技能,又培育社会责任意识,实现思想引领与实践育人的深度融合。

此次研讨会为工作室发展明晰了路径:一是深化“大思政”育人模式,打破专业壁垒,构建党团班协同育人共同体;二是拓展实践场景,依托社区、行业协会打造特色社会服务品牌;三是强化骨干培育,通过学生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务能力提升,实现从“孤军作战”向“成长共同体”的转型。工作室下一步将围绕“三全育人”目标,以党建为引领、以实践为纽带,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贡献力量。     



供稿单位:数字财商学院

文字:刘华辉 赵云煊

图片:勇毅前行辅导员创新工作室